如何選購(推薦)投影布幕(投影幕)建議

十幾年前,由於網路上的資訊並不普及,我撰寫了這篇文章以供大家參考。然而,隨著現在網路資訊的爆炸性增長,反而充斥著大量垃圾訊息,讓人無從下手。如果您認可我們的專業,並希望用合理的費用獲得最專業的服務,請給我們機會。這將為您節省許多不必要的麻煩及時間,甚至能避免成為別人敲盤子的對象。

布幕是一種非常傳統的產品,幾十年來技術上沒有太大進展,所有的特性都是物理上的取捨,沒有什麼特別的黑科技可以做到別家做不到的,所以通常愈貴的就是行銷成本下愈多,想要把價格做高而已。大多數行銷文宣充斥著各種誇大的畫質描述,實際上都缺乏科學依據。這樣的情況主要源於畫質本身沒有統一的規格,導致市場上的資訊紛雜,充斥著誇大不實的內容。其實,要驗證布幕品質,只需一張 Double A 影印紙作為參考加上手機量測APP,完全無需理會那些虛浮的形容詞。我們在真平布幕粉專有撰寫專文文介紹詳細的使用方法。若等不及,可以先至真平布幕的粉專觀看短片,後續我們會移植來這網站。

Double A 與布面結像比較(將來會寫成專文)

亮度量測APP使用方式

利用APP量測布幕增益

以前在影音資訊不流通的年代,台灣幾乎所有布幕推薦都偏向以下幾個選擇:入門預算有限時,選手拉幕;預算在兩萬元內則選電動布幕,因其平整度較手拉幕佳;若預算落在不上不下的兩萬多元,有些老玩家則建議加些到4萬入手 Kikuchi 或 OS 的手拉幕,否則就選擇價格較低的電動幕。然而,這三、四萬元的價位帶上真的沒有其他選擇嗎?其實,這個價位帶中還有許多不錯的布幕選項,但關鍵在於了解自己的需求。

當然,選擇布幕時會受到許多環境因素的影響,然而布幕本身也有多種特性,這些資訊在網路上卻未得到清楚解釋。目前網路上多是廠商或受廠商影響的消費者,努力推廣 Kikuchi 和 OS 布幕或是一些稀奇古怪的產品,因為這些品牌的產品不差,但利潤較高。實際上,在這個價位帶上,仍有其他畫質優異的布幕選擇,僅因布幕資訊的相對不流通,使得人們對這些選項較少了解。

我本身也是因為買了高檔三槍,布幕的問題浮現出來才開始我對布幕研究,結果陰錯陽差下做起生意賣起真平布幕了。十幾年來,賣了2000隻以上的布幕跟數百套投影家庭劇院系統,為了增加大家對布幕的認識,寫些東西給大家看看,避免大家踩雷,成為盤子。

先大致上介紹一下各種布幕結構及布面,接著我再說明優缺點。目前就代理的Grandview做說明,可至原廠中文網站看相關圖片:

Grandview 原廠網站

Grandview 簡體中文網站

其它如Stewart、Draper、Da-lite也有相應的產品,反正樣子都差不多,就自行參考了,參考價格是以16:9 100”來說明。

布幕機械結構:

我們先介紹家用比較常用的布幕機械結構

手拉結構:

這種算是最常見的結構就是一個外殼加上捲軸跟迴轉彈簧收回,算是入門產品。由上方拉下,靠彈力收回,有些裏面有加緩收機構會貴些,但現在因為電動布幕價格並不貴,我一般都是建議客戶直接買電動布幕。

地昇結構:

這種是因應使用情境而出現的產品,主要就是放在地上,靠彈力將布幕彈起,再壓回收起,近年來也有廠商改成電動的,但因為結構問題,這類的電動產品品質相當不穩定,非常不建議使用。

電動結構:

跟手拉結構一樣,只是動力改為電動同時機械結構上用料會比較好些,所以雖然布面相同,但整體品質是有提昇的。

固定框結構:

這種是最簡單的結構,主要就是四個鋁製框邊繃緊布面,基本上是我最推薦的結構。

快速組合結構:

因應戶外活動而生的產品,家用也是可以用,可以在幾分鐘內組合或收起,一般有附攜行箱

特殊結構:

布幕還有許多偏向非家用的特定應用產品,大多需要溝通細部規格及報價,有需求的話,可以參考Grandveiw簡體中文網站並跟我們討論。

布面種類:

這裏說的布面主要是指基材,後面還會根據產品需求再上一層塗佈,很多廠商還會幻化出許多商品名詞。比較布面塗佈品質最佳的參考物就是隨手可得的Double A印表紙

PVC彈性布面:

這種布面本身有彈性,搭配適合的結構可以非常平整,再依據應用噴上不同的塗佈,有些廠商會誇大稱為光學幕。一般來說以畫質為主的話,我們會建議1或1.3增益的塗佈,結像會相當銳利,對應型號是WW5及UHD130。增益再上去會噴金屬粉、玻璃粉及布面壓花會造成結像劣化,只適用於特定應用場合。PVC布面成像較好,通常用於高級布幕,價格較高,網路上各種奇幻形容詞的就是這類布幕的塗佈。高增益布幕的問題,我們後續會再寫專文。

玻璃纖維編織布面:

這是以玻璃纖維為基底的布面,本身比較硬,表面通常有纖紋,然後再根據應用場合塗佈,不同種塗佈廠商也會幻化出一堆商品名詞。看起來很像比較薄帆布。好處是價格相當低廉,基本上適用於各種布幕結構,所以大部份產品都是用這類布面。表面通常會因為編織紋路而造成結像髒髒的沒那麼通透,在目前高解析度的投影機下還很容易產生莫耳紋,這種布幕基本上已經沒辦法對應現在普及的4K投影機。塗料說好聽是各家配方,其實差不了多少,頂多就是用的金屬粉、玻璃粉細些讓解析度好些。

壓紋布面:

這個是近年超短焦投影機出現,加上塑膠成型技術進步而出現的產品,主要是能在塑膠上壓出特殊的光學結構,可以抵抗來自特定方向的光線,但往往行銷上又被模糊成完全抗光,好像可以抗各個方向的光。因為基底材質是塑膠且有厚度,材質比較硬,一般以固定框的結構比較適合。很多廠商為了因應市場,做成電動或地昇結構,實際上產品相當不穩定,很容易踩雷。另外因為有壓紋加上特殊結構,會造成結像品質很差,基本上搭上超短焦的結像品質大約只有2K不到。

白牆面:

很多人會認為白牆面也可以成像,所以拿來替代布面,實務上當然堪用,但通常塗布會有刷痕,漆料會有色偏,看起來會不舒服。當然可以花很大的功夫打磨非常平加上噴塗讓整個成像面相當完美,但花這麼大的功夫,不如就花個一萬出頭買張固定框幕不是比較省事?

品牌:

影音類產品有很大的成本其實是在行銷,所以產品品質與表現跟售價基本上不是完全的對應關係,如果要產品可靠的話,還是老品牌為主,公認第一品牌是是Stewart,但價格非常高,二線是Draper 、Da-Lite、Grandview 售價相對親民。而我們代理的Grandview這品牌比較著重於產品品質穩定度,跟我們的理念相同,所以並沒有花非常多的成本行銷,才能以優惠的價格回饋客戶。這幾個老品牌大致都20年以上了,近年來有些新進品牌會花很大的行銷成本把售價做高,讓大家以為是好品牌、品質不錯,然而實際上卻忘了產品的根本品質。網路上基本上是不會搜尋到所謂的品牌負評,但數位的好處是搜尋一下歷史資料即知,存在時間不長的品牌或多或少都有些問題。

如何選購布幕:

布幕型式:

投影布幕基本上就是 布幕機械結構+布面種類+品牌 而成的產品,布幕機械結構每個品牌會有不同的產品線,布面種類亦同,整個排列組合下來洋洋灑灑一大堆,再加上一堆塗佈虛幻的形容詞,讓消費者根本無從下手。一般來說選購的方式是先依主要用途選擇布面,然後再搭配該種布面可以使用的布幕機械結構。請注意,並不是所有布面都能夠搭配所有布幕機械結構,主要還是製造難易度跟品質的問題。很多廠商各式組合產品一堆,實際上品質相當不穩,真的買回去放下來根本不能接受,廠商只會摸摸頭跟你說這樣正常不能退貨,所以沒事千萬不要自做聰明去踩雷。布幕的選購最難的一點就是很難試用,不論是你帶投影機過去或是廠商帶布幕過來都有點因難,所以只能就一些資訊來決定。如果不想多花腦筋又怕踩雷,直接找我們是最快又安全的選擇。

以為畫質為導向的家庭劇院用的布面選擇其實不多,基本上就是增益 1.0或1.3的PVC布面,其它什麼抗光神幕、高增益神幕的都是廣告形容詞一堆,帶張Double A去跟實物比就會發現問題一堆。高增益這個議題,後續會有專文介紹。投影機要有好畫質,基本上還是做好遮光,或是進一步吸光,布面只是一個被動材質,不會有主動元件的特性,千萬不要相信沒有根據行銷廣告的神話。

目前家庭劇院用我們最推薦的有幾種組合,第一種是PVC布面搭配固定框結構的固定框幕,這種是我最推薦的設計,頂級畫質且構造相當簡單,所以價格相對便宜。這個就是把PVC布面扣在鋁框上繃緊繃平,用的扣子非常多,同時加的張力也相當大,所以一定要用鋁框才夠力,一般自製木框是沒辦法拉到這種力量的。優點是非常平,而且很耐用,布面可更換,基本上與屋同壽,價格大約是2萬內。Grandview的產品線為大純平固定框幕,框邊是鋁擠型一體成型,並包覆絨布防反光,框邊的寬度選擇適合家用的8cm,整體視覺平衡相當好。如果要質感好的話,可花點錢請窗簾師父在週邊加黑絨簾,跟電影院一樣的設計。

台灣因為風氣因素,大部份人還是比較喜歡電動結構,PVC布面搭上電動結構一般稱為電動張力幕(這個是當年我翻譯命名的),現在也有人用大陸那邊字眼拉線幕。PVC布面因為是軟質的,所以左右兩邊要增加張力線這樣的構造才能支撐,但也有廠商用劣質布面在兩邊加張力線來矇騙客戶,這時只要拿出神器Double A 印表紙,一切都明白了。

電動張力幕是目前家用市場最貴的布幕,為了保証平整度,通常會用較大的轉軸半徑加上很重的配重桿,這樣轉矩會變很大,所以馬達跟著就要配很大顆才夠力,因此布幕外殼就跟著又長又大,所以在規畫安裝時,切記布幕槽要做大做長,一定要先跟布幕廠商要尺寸確認過,千萬不要只憑設計師經驗做一個大概尺寸,這種通常都會裝不下去。同時整個搬運路線要規畫好,不然搬不上去的話,就要出吊車了,那就非常貴了。它的好處當然就是平但又可以收起來,而且整支的結構很強非常有質感。但缺點是非常貴,Grandview的大純平電動張力幕因為我採薄利多銷的定價,約在4萬附近,Draper、Da-lite則在10萬附近,Stewart連問都懶得問。

一般用途比較不在意畫質的情況就是1.0的玻纖編織布面加上特定用途的結構,這種產品就相當多,重點是要選擇生產品質穩定的品牌而不是廣告最多的品牌。如果不想多花腦筋又不想被當盤子,直接找我們是最快又安全的選擇。

布幕比例及尺寸:

布幕型式決定後,接下來就是決定比例及尺寸,目前家庭劇院投影機主流是16:9,所以布幕就是對應16:9。接下來決定尺寸,尺寸的關鍵參數是觀賞距離及視角。以前THX是建議視角至少36度,這個大約是坐在商業電影院1/2左右位置的感覺,但36度對一般人來說有點大,後來改成小於40度。我們用16:9 100吋布幕、視角36度來計算,觀賞距離是340cm,其它尺寸或觀賞距離可以用這個比例去做初步估算。

前面是初步估算,布幕尺寸愈大的話,投影機的亮度需求就愈大,不夠亮的畫面基本上談不上任何畫質,一味的貪大是沒有意義的,當然通常畫質愈好且愈亮的投影機就愈貴。一般來說大約估算是100吋的投影畫面要有1000流明的標稱亮度才夠,而且這個還在在遮光非常良好的環境,如果是深色吸光環境,尺寸可以加大些。

接下來選擇品牌及廠商,價格大致上就決定了,但實際上網路上公開的價格(通常很高)及資訊很不透明,就是俗話講的水很深,這點在詢價時要非常注意,我們這邊是秉持公開透明原則以及專業的影像服務,不想多花腦筋又不想被當盤子,直接找我們是最快又安全的選擇

總結:

PVC布面的布幕價格並不低,即始是我們以專業實惠的價格銷售,電動張力幕也要4萬左右,很多人會考慮是否該花那麼多錢,布幕這東西是傳統工藝進步的很慢,這也是為什麼一些高檔產品都只有Stewart 、Draper、Da-lite等同時有做電影院生意的廠家在生產,布料的上游供應商事實上也沒幾家,不像投影機進步那麼不到十年的光景,現在三萬元的投影機已經幹掉以往近百萬的機器。所以布幕的價格一直都沒什麼跌價,甚至還緩慢上漲中。但因為現在投影機價格那麼低,所以一般人的觀念裏,身為配角的布幕當然不可能配到太多的預算。短期看起來是沒錯,但長期來說就不一定對了,舉例來說一張好布幕可能花你4萬或更貴,但它可以用上6年以上,而且6年中的表現都非常一致,也沒有任何耗材。一台5萬的投影機可能用不到3年就被你換掉了。那可能有人說我用2000元的布幕一樣可以用6年,那不是更好?但6年中你的每台投影機都要被它折損2成的畫質,這樣值多少就看你的價值觀了。

台灣代理商因為肩負者來自原廠龐大的銷售壓力,都在大力在推公司的外包市場或是中信局的標案,原因無它量大總體利潤較高,所以家用市場高檔貨的能見度很低,一般只接受預訂購買,一般大概只能在有錢玩家家裏看到Stewart的電動張力幕。至於在台灣被廠商炒起來的Kikuchi和OS的手拉編織幕,因為它塗布的顆粒較小,當然是比一般的平價品好,但編織布再加上沒張力拉平,先天就不足了,要幹掉比它手拉幕低價一點固定框是很難的,事實上Kikuchi跟OS的表現還差固定框很多。與其用Kikuchi 和OS的手拉幕怕不平捨不得收,為何不考慮直接買固定框呢?這也是我一直想不透的一點,害我創業初期屯了不少固定框。更不用說壽命上,固定框一定是一面倒的贏,從頭到尾始終一樣的平,也不用小心的用,布面都可以合理價位換新。以我個人建議的購買順序,以畫質為考量,要便宜的話,固定框是首選,如果一定要收又可以接受高價的話,則可以考慮電動張力幕。

返回頂端